运用“延时武器”对抗手机诱惑(实践篇)
这是周岭的第19篇原创文章
导读:如果你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几分钟不看朋友圈就心里不踏实,刷完手机觉得很空虚但又无法离开它,想看会儿书结果还是拿起手机看起了视频……那么这篇文章或许能够改变你,让你彻底认清手机背后的人性原理,并掌握切实可行的克服方法。
接昨天原理篇(点击查看《运用“延时武器”对抗手机诱惑(原理篇)》),今天分享实践篇,请静心读完,或许它可能会影响你余生的生命质量!
05 改变,不靠意志力,靠策略
花了这么多篇幅想明白了“道”,剩下的“术”就简单了。
我曾花过很多时间在这事上面做试验,发现单纯依靠意志力去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生理脑”+“娱乐属性”这个组合对手实在太强大了,正面对抗,注定是要失败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策略,让自己花费最少的意志力,在关键节点上作出改变,扭转选择。这个策略就是——“把住时间的入口”和“主动找手机”。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起床后第一件事坚决不看手机信息。
这可是深刻的领悟!你可能会习惯性的在醒后点亮屏幕看一眼时间,那就到此为止吧,不要再点任何其它东西了。
经过一夜的睡眠,我们的大脑恢复到了最纯净的状态,此时任何一条信息都会使纯净的精力受到不可逆转的“污染”。如果忍不住点开了朋友圈、公众号,那些无关紧要但又很吸引人眼球的消息可能就抓住了你,轻则让你带着信息包袱上路,在做重要任务时,头脑里不时的盘旋着那些无用的热点信息,重则躺在床上刷上半个小时还没起床,一天还没开始就感觉身体已经被掏空。
可能你已经很久没有体验到保持纯净头脑去做每天最重要任务是什么感觉了,无论是读书、写作,还是跑步、家务,在没有“信息污染”的状态下,就可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高效输入、高效产出,即便一时走神,也不会被牵引到那些热点信息上,只要有过几次体会,你必定想回到这种状态的。
最开始的时间特别重要,每次都从任务开始,而不是从信息开始。每天醒后准备点开手机的那一瞬间,一定要记住:即使不看,也不会错过任何重要信息的!想想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直接去做,在没有完成最重要的任务之前,都不要去看手机信息。
2、事情转换时,第一件事不要查看手机信息。
从一件事情转到另外一件事情,从一个阶段进入另外一阶段,比如从室外运动完回到家、会议刚刚结束等,尤其是环境“由紧到松”时,第一件事情一定不要查看手机信息。千万要在这个时刻忍住,要坚信即使不看也不会错过真正重要的事情,如果实在忍不住,最多看一眼有没有重要的未接电话,然后思考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否则,任何一个群消息、一个有趣的公众号或是一条朋友圈动态都有可能成为自己注意力的入口,不知不觉被拖入热点信息中而不可自拨,等回过神来才发现最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做,而自己经过一顿“信息放松”后似乎已经提不起劲干活了,即使回到正轨,也无法完全集中精力,甚至还会因为剩下的时间不多而感到一些焦虑。
3、工作时,手机震动静音,反扣桌面。
如果手头有重要工作需要完成时,只需要将手机设置成震动静音,并将其反扣桌面上,看不见屏幕,听不到声音,只有电话和短信才会震动提醒,一个动作就可以过滤掉绝大多数干扰。
除非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放到飞行模式,平时保持这一设置就足够了,毕竟手机也是重要的工具,随时记录、查询资料都是非常方便的,关键看如何对待它。
4、必须使用时,牢牢盯住“工具属性”。
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用到手机的“工具属性”,此时应大方使用,但一定要注意:明确使用工具的内容和时限,目的性要强,用完即退,防止不小心进入“娱乐属性”,一旦发现自己偏离了,及时提醒自己跳出来。
5、给“娱乐属性”一个固定时间。
我们不需要做苦行僧,“生理脑”也是需要满足的,否则时间一长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失调,我的做法是:
在完成最重要的任务之后再安排“娱乐”时间,此时可以看看公众号、朋友圈、群消息或其它事宜,通常每天中午或晚上各半个小时(游戏我是不玩的,实在看不到游戏的意义在哪里);
经过延时,很多信息其实已经无需处理了,但剩下的信息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处理,必需对其进行快速筛选,这样也就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
有时候看到他人在群里“闲聊”时,不要随意跟风,因为,说不定人家已经完成了重要任务,现在正是他的“娱乐”时间。
6、陪伴家人时不看手机信息。
还是要牢记这句话:即使不看手机信息,你也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事情。陪伴家人也是一样,不要一无聊就掏出手机,注意力越分散,就越没办法建立和感受亲密的亲情关系,越无法感受亲密关系,注意力就会越分散,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尤其是对孩子的陪伴。由于成人和孩子的兴趣点不一样,家长往往很难投入到孩子的世界里,一种很偷懒的办法就是支开孩子,让他自己看电视或是玩ipad,而后自己玩手机,然而这种做法只会使自己和孩子越来越远离。真正想做好一个父母,应该尽量克制自己,放下手机,悉心去体会孩子世界的喜与乐,哪怕是看电视,也要陪她一起看。
家人关系远比手机信息重要得多,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家人身上而不是这些“舒适的信息”身上,不要让它成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隔阂与障碍。或许你感觉不到自己现在损失了什么,但你也感觉不到自己能得到什么。
7、无聊时也不看手机
假如确实到了无事可做、百无聊赖的时候怎么办?不看手机看什么?
我的建议是:看书。
你说,看书太痛苦,看不进去!
我猜这个问题让万维钢来回答更合适:
现在你有空闲时间,摆在你面前一本书和一部手机,你拿哪个?其实拿起哪个来,你都可能花很多时间在上面。关键就在于那一刹那的选择。选择书的那一刻可能有点痛苦,一旦读进去就不痛苦了。
所有的套路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只在自己需要“工具”的时候主动找它(手机),绝不因为无聊而被动找它!
06 知道不行,做到才算
我知道你肯定会问这个问题:既然你看得那么透,那你自己做到了吗?
在此,我想特意告诉大家,认知其实是一种技能(点击可查看原理文章),不是明白了就能立即做到的,而是像技能和习惯一样需要持续不断地练习才可以习得的。按照伦敦大学2009的调查研究显示,一个习惯真正养成的平均时间需要66天。
我自己从深陷手机之痛,到看清意义、想通原理,再到实践改变,已经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虽说现在没有完完全全做到,但确实看到了自己巨大的变化和改变,我相信最终可以战胜它,彻底为我所用。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差异极大,改变的动力和阻力也不尽相同,但是想要改变都必定少不了这个练习的过程。而且过程中,必定会经常出现反复,今天做到了,明天没做到,这都很正常,不需要自责或灰心,因为这本质上是大脑神经元产生强关联的过程罢了,只要继续持续练习,就一定可以真正做到。
手机是我们这一生都无法跨越的话题,早点想清楚,会帮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减去无谓的烦恼、增加成长的机率。
希望你也能早日行动,和我一起改变吧!
07 总结
1、信息是分层的,不重要的在表层,重要的在里层,想要成长就需要对表层热点信息保持无感;
2、手机同时具有“工具属性”和“娱乐属性”,不要将其混为一谈,取已所需,为我所用;
3、沉溺于热点信息不要自责,因为这是我们人类的“默认设置”,提升自己,本质上就是在克服人类“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缺乏耐心”的第一天性;
4、放弃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不要害怕暂时与世界断开连接,你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事情,真正重要的事情会来主动找你;
5、用“把住时间的入口”和“主动找手机”的策略帮助自己用最小的意志力去改变关键节点上的选择;
6、明白道理但做不到很正常,本质上这是技能养成,只要持续练习,肯定可以做到。
关注“清脑”
共同开启心智,探索成长方法论